欢迎登录中国(南方)学术网 | 学术研究杂志社

“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 : 2014-02-07 来源 : 本网原创稿 作者 : 中国(南方)学术网 【字体:

2013年6月22日—23日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和结构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课题组等在华东师大中山北路校区的理科大楼A508室召开了“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华东师大、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高校及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美国库兹敦大学(Kutztown University)、美国中央阿肯色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Arkansas)、法国里昂高师(ENS Lyon)等海外高校的近40位学者围绕“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这一主题展开了丰富、广泛的学术对话与交流。

6月22日上午8时45分,本次研讨会在华东师大哲学系系主任郁振华教授的主持下正式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和结构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课题组首席专家杨国荣教授致开幕词。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中,本次研讨会共分为7场专题讨论,分别从中国文化与认知通论,中国传统知论,中国传统的道德认知,中国传统逻辑、语言与知识,中国文化认知的形而上学基础和审美认知以及中国的伦理与政治实践智慧等多个方面展开探讨。本次研讨会的最后一场讨论即圆桌会议,由来至夏威夷大学的成中英教授作了“致知与致良知新论”的专题报告。

在第一场的“中国文化与认知通论”的专题讨论中,杨国荣教授发表了《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以认知和评价的互融为视域》的报告。杨国荣教授指出:一般认为中国文化在认知方面相对薄弱,但真正的问题,不是中国文化有无认知取向,而是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有何特点。从狭义上看,认知首先关乎事实,并以求其真为指向。然而,在中国文化中,事实的认知与价值的评价往往彼此交错。对中国文化而言,“知”既涉及“是什么”层面的事实内涵,也关乎“意味着什么”层面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以如其所是地把握事物本身的多样规定为指向,“意味着什么”则以事物对人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为关切之点,在中国文化中,二者构成了认知活动的相关方面。来自中山大学的朱菁教授以《从家到天下:亲社会人格的培养与大型合作式社会的建构》为题,指出中国社会是历史悠久的大型合作式社会的典型,所以,在中国文化的认知结构中,儒家思想所推崇的忠孝仁义诚等社会价值也是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来自美国库兹敦大学(Kutztown University)的黄勇教授探讨了伦理学中的反理论倾向的问题。并以此为背景,探讨儒家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能否在上述问题中提供资源。

第二场专题研讨以“中国传统知论”为主体,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郁振华教授以《王阳明的良知:在knowing  how与knowing  that之外?》为题,通过对赖尔提出的knowing how与knowing  that之间的区分,以及围绕knowing how 所展开的理智主义与反理智主义之争的梳理和分析,并依此为基础分析了当前围绕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说与赖尔的knowing  how之间的关联的探讨。郁振华教授,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并试图呈现相关研究的洞见并克服其盲点。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温海明教授则指出,不少学者此前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缺乏认识论,但事实上,在宋明理学中就存在着大量关于理解世界的述说,这表明,认知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关注的重要议题。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尚建飞老师则探讨了《管子》四篇中理智德性与知识论问题。

第三场的英文专场,是本次研讨会特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自University of Central Arkansas 以及Lebanon Valley College 等海外高校的Nicholas S.Brasovan、Guo-ou Zhuang、Clayton Crokett 、Jim Shelton以及Jeffrey W.Robbins等分别通过探讨王夫子的道德心理学和哲学人类学、德勒兹与《易经》哲学的比较、中国文化中的“气”与能量等问题以切入中国文化的认知等问题。

第四场研讨会聚焦于孟子哲学以探讨“中国传统道德认知”这一主题。华东师大的颜青山教授通过孟子的取义原则与康德的绝对律令之间的对比,阐述了作为一种道德能力的“本心”范畴;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郭美华副教授则通过对《孟子·告子上》“生之谓性”章的疏解,阐明孟子对认知取向的扬弃;此外来自华东师大的蔡蓁、张容南、王韬阳等也分别从进化论伦理学、道德成熟和决疑论等相关角度对先秦儒家特别是孟子思想进行了探讨。

“中国传统逻辑、语言和知识”问题构成了本次研讨会第五场的主题,华东师大的晋荣东教授以崔清田为例,对中国逻辑史界的一个流行观点,即推类等于类比推理提出了质疑,并通过对中国古典推类实例进行考察,初步阐明了类同原则的工作机制,确认了其普遍适用性。华东师大的刘梁剑副教授以“幻象与洞见”为切入点探讨了西方汉学家的汉字之思,指出通过罗列中西文明的差异,并把造成差异的根源归结为拼音文字与汉字之间的差异,构成了西方从十八世纪延续至今的思虑,刘教授通过历史的梳理和理论的分析,探讨了上述思路中的洞见,并基于他对汉语言哲学的独到研究,分析了上述思路所隐含的盲点。此外,华东师大的郦全民教授,以《中国传统知识生成和传承的认知取向》为题,指出中华民族的知识传统与认知取向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传统知识基于知觉和行动的认知而缺乏基于纯思的理论理性维度,使得中国文化在获得和运用经验方面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从而中国传统认知取向更偏重于实用理性;另一方面,实用理性的发达与汉语的特质也制约了理论理性的产生和发展。上述特点构成了中国传统认知取向与西方文化的重要差别。最后,华东师大的贾国恒、朱晶老师也参加了本场的发言与讨论。

第六场专题研讨以“中国文化认知的形而上学基础和审美认知”为中心,华东师大的姜宇辉、翟灿等老师,分别从美学与艺术理论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传统绘画以及汉字文化中所蕴含的认知取向。而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戴兆国教授则从金岳霖先生的《论道》和杨国荣教授的《道论》所展示的理论内涵及二者之间的思想关联,探讨了当代中国哲学形上学建构中的理论自觉问题。

本次研讨会的最后一场专题讨论以“中国的伦理与政治实践智慧”为主题,华东师大的方旭东教授、顾红亮教授、陈赟教授、王寅丽副教授以及上海大学的朱承副教授进行了发言。方旭东教授将对待动物的现代思潮放在中国传统哲学的语境中进行考察,并聚焦于中国传统哲学中与此话题有关的“以物观物”说,探讨了其基本内容及其在动物议题中的运用,并将其置于中西哲学的广阔背景下,分析其理论上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探讨自自我辩护的可能。陈赟教授以《庄子·应帝王》的首章为中心,发掘其政治批判思想,将问题的焦点放置在政治生活的始点(开端)与终点(归宿或目的),以此为基础从政治这一向度探讨了中国文化的认知结构和基础。顾红亮教授和王寅丽副教授则围绕着中华民国时期的修身教科书,分别探讨了责任认知在近代的转化以及国民教育中的道德想象问题。最后朱承副教授以《礼记》为中心探讨了传统中国的生活规范与理想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

来自夏威夷大学的成中英教授在本次研讨会的最后一场讨论,即圆桌会议上作了《致知与致良知新论》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把握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应该从整体、动态、反思、通感和定位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并进一步从知行与价值的关系、良知与良能的关系、知觉问题、价值的来源问题以及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等五个方面追问了良知与致良知的问题。

在整个研讨会的过程中,围绕上述诸多专题,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发表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并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最后的总结发言阶段,杨国荣教授指出:整个研讨会涉及到广泛的话题、丰富的内容与多元的学科,表明中国文化中认知问题涉及到文化的多重领域,因此对认知过程的深入理解也需要联系多方面的学科背景和哲学视域加以展开。

在整个研讨会的过程中,与会的专家学者也通过充分的探讨,形成了重要的共识,即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中,既包含着人类文化认知的普遍结构,也存在着基于中国文化的特有因素,全面深刻地认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以及特殊性的成因,仍然是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重大问题。

手机版 | 归档 | 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48290号 )

主办:学术研究杂志社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会科学中心B座7楼学术研究杂志社 

邮编:510635

© 学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