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佳木指出,三线建设研究分会是国史学会继“两弹一星”研究分会、农垦史研究分会之后,为了进一步推动新中国重大历史成就与历史经验研究而设立的又一个研究分会。它的成立,标志着三线建设史研究作为国史研究的分支学科,向学术殿堂迈出了重要一步。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当时的严峻国际形势,为了加强战备、建设内地工业基地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以沿海一些重要工业向西南、西北省份(俗称大三线)和中部及沿海地区腹地(俗称小三线)转移为目标,以国防科技工业、铁路与公路干线、机械与能源以及原材料工业企业建设为重点,从1965年至1980年历时15年,涵盖13个省和自治区,投入2000多亿元和上千万人力。这一建设在内地构筑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门类齐全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工业和交通体系,为内地培养了千千万万个无私奉献的高素质人才,改变了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状况。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前建立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和国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大会审议通过了分会章程,推举了分会顾问,选举了分会理事会的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分会会长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钱海皓担任,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原副部长齐德学、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王春才、原湖北省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李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线人员工作办公室主任温尧忱等担任副会长。
手机版 | 归档 | 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48290号 )
主办:学术研究杂志社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会科学中心B座7楼学术研究杂志社
邮编:510635
© 学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