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女士:
2015年7月3日-7月5日,第一届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中国成都四川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文学评论》、《文艺研究》、Signs & Media、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A&HCI)联合主办。会议期间,还将成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会议旨在探索并推进文化与传播符号学的发展,把符号学与传播学的研究扩展到当代社会蓬勃发展的各个文化领域。
素闻您在文化与传播符号学研究方面的成就,特诚邀您拨冗与会。现将会议的相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 会议主题: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与传播符号学
会议单元分题
1. 新媒体时代对传播符号学理论的挑战
2. 理论符号学研究
3. 当今社会文化的符号学研究
4. 符号学与媒介文化研究
5. 新闻与媒介、文学与艺术的文本分析
6. 新闻与符号研究
7. 叙述研究:文学与其他体裁
8.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与艺术符号学
9. 文化产业与软实力的传播学-符号学研究
10. 符号互动与人际传播
11. 中国符号学-形式论遗产阐发
12. 图像化生存与传播符号学
13. 环境、生态、伦理的符号学研究
14. 民族符号学研究
除以上具体议题外,欢迎海内外学界和业界专家提交其他相关原创论文。
二、 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15年7月3日-7月5日(7月3日报到,7月4-5日会议)
地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
三、 会议安排
1. 参会者请在2015年1月15日前寄回参会信息回执表。
2. 2015年3月15日前提交论文题目及摘要,中、英文均可。
3. 论文提要评审通过者,亦可于2015年4月15日前按照论文体例格式(将在网上公布)提交论文全稿。
四、 大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会议秘书处联系人:张放、饶广祥、黄建清、郑蕾
联系方式:accs_china@163.com
电话:028-85412121 传真:028-85412710
饶广祥:raoguangxiang@gmail.com
张放:salarycheung@163.com
黄建清:15002854489
郑蕾:15008216959
会议网址:www.semiotics.net.cn(《符号学论坛》)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3楼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邮编:610064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4年11月20日
手机版 | 归档 | 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48290号 )
主办:学术研究杂志社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会科学中心B座7楼学术研究杂志社
邮编:510635
© 学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