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南方)学术网 | 学术研究杂志社

语言与思辨——西方思想家和汉学家对汉语结构的早期思考

时间 : 2013-09-14 来源 : 本网原创稿 作者 : 中国(南方)学术网 【字体:
   [摘要]欧洲人在明末清初对汉语的最初印象,是后来人考察汉语的起点,一些观点甚至延续了几个世纪,比如:汉语简略生动,但语焉不详;又如:汉字丰富多彩,却资源不足。之后,洪堡从其语言哲学理论出发,追究汉语精神亦即汉语与思辨的关系,认为汉语不追求语法上的精确概念,他的价值判断倾向于 西方语言的精确性和還辑性。洪堡之后的一个典型的西方观点是:汉语因为汉字结构而不太适合于抽象思维,更有利于直观的形象思维;中国思维较多地带有审美和伦理色彩,缺乏理论性和思辨性,汉语特性使哲 学思考充满模糊性。而所谓欧化文法的精确性和逻辑性,在20世纪的中国得到不少新文化、新文体倡导者的。
   [
关键词]汉语结构 汉语精神 中国思维思辨形式 中西语言比较
    作者简介 方维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语言与思辨.pdf

手机版 | 归档 | 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48290号 )

主办:学术研究杂志社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会科学中心B座7楼学术研究杂志社 

邮编:510635

© 学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