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南方)学术网 | 学术研究杂志社

蒋明智副教授

时间 : 2013-11-21 来源 : 本网原创稿 作者 : 中国(南方)学术网 【字体:

基本情况

  蒋明智,1966年8月生,广西桂林人,文学博士,教授职称。先后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1984-1988)、华中师范大学(1991-1994,导师刘 守华教授)和中山大学(1999-2002,导师叶春生教授)。1988-1991年任教于广西百色学院中文系。1994-2006年任教于广西师范学院 中文系,曾任写作教研室主任(1994)、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副所长(1995-1999)、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2003)、主任、常务副主 编(2004-2006)。2003年起,任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和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被评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05年被聘为广西高校高级职称评委和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2006年3月受聘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 授,2006年9月协助指导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兼任《文化遗产》编辑部主任、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委员。蒋明智,1966年8月生,广西桂林人,文学博士,教授职称。先后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1984-1988)、华中师范大学(1991-1994,导师刘 守华教授)和中山大学(1999-2002,导师叶春生教授)。1988-1991年任教于广西百色学院中文系。1994-2006年任教于广西师范学院 中文系,曾任写作教研室主任(1994)、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副所长(1995-1999)、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2003)、主任、常务副主 编(2004-2006)。2003年起,任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和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被评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05年被聘为广西高校高级职称评委和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2006年3月受聘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 授,2006年9月协助指导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兼任《文化遗产》编辑部主任、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委员。

开设课程

●本科生:民间文学概论、大学语文(全校公选课)
●硕士生:民间文艺学、民间信仰专题研究、田野调查的理论与实践(民俗学专业);区域文化学、文化产业案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博士生:民间文艺学流派

主要著作

●《悦城龙母文化探秘》,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悦城龙母文化》(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岭南圣母的文化与信仰——冼夫人与高州》(副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母仪龙德》(合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另有几本书法小册子:
●《粤海观澜——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州美院三校教师书法联展》(楷、行、草多幅书法作品入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广东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委员作品观摩展》(草书作品入选),肇庆学院展馆展出,2010年12月印行;
●《学海探骊珠——广东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委员作品集》(行楷《书谱》长卷及多幅草书、小楷、大楷、榜书入选),广州美林艺术博物馆展出,2011年1月印行。

代表书作

●草书《乐志论》

●行楷《书谱》长卷(900cm×45cm)局部


●小楷《黄庭经》

主要论文

●《悦城龙母传说探源》,《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5期。
●《论岭南冼夫人信仰衍变》,《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3期。
●《论龙母传说的发源地——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历史文献》,《民间文化论坛》,2010年5期。
●《童话与儿童审美——论作为口头传统的童话遗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期。
●《民俗与国学》,《城市国学讲坛》第三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东莞女子舞龙探析》,《文化遗产》,2010年4期。
●《荆楚民歌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文化遗产》,2009年4期。
●《年味的文化——从黑衣壮春节习俗谈起》,《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月20日“春节专版”头条。
●《壮族嬷经与民族文化精神》,《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2期。
●《龙母传说与粤港澳文化认同》,《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6期。
●《乡村社会的人情盛宴——以粤西高州的年例为例》,《民俗研究》,2008年3期。
●《悦城龙母:从传说到信仰》,《文化遗产》,2008年2期。
●《牛郎织女传说新探》,《文化遗产》,2007年11月创刊号。
●《作为巫术信仰的龙》(韩文),《亚美研究》(韩国),2007年12月号。
●《龙动与地震》,《非文字资料体系化》(日本神奈川大学主办),2007年12期。
●《龙母传说在民间口头流传中的演变》,《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2期,《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 2005》全文转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千年盛典龙母诞》,《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3期。
●《龙母传说比较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九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论古籍、碑刻记载中的悦城龙母传说》,《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6期全文转载;《中国民 间文艺学年鉴 2004》全文转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悦城龙母信仰的历史发展》,《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4期。
●《悦城龙母传说中的移墓情节试解》,《民族艺术》,2003年4期;《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 2003》全文转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评<俗眼看洋>》,《民俗研究》,2003年3期。
●《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能力培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3期;另载刘守华、黄永林主编《民间叙事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悦城龙母信仰概说》,《民俗学刊》第一辑,澳门出版社,2001。
●《略论江绍原的迷信研究》,《民间文化》,2000年11-12期。
●《盘瓠出世:一段图腾生育神话解读》,《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3期。
●《民间故事与当代儿童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2期。
●《欧洲民俗学史》序言(译文),《民俗研究》,1993年2期。
●《读<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4期。
●《<欧洲民俗学史>评介》, 《民间文学论坛》1993年3期。

科研项目

●“龙母的传说和信仰研究”,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3CZW009),主持。
●“悦城龙母的传说与信仰”,200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3JD750.11-44011),主持。
●“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特征”,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ZH250),协助主持。
●“岭南春节游艺民俗的历史、现状及其保护对策”,2006年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DXM750001),主持。

学术交流

●1996年10-12月任教于越南顺化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7年10月1-14日,任日本神奈川大学非文字资料体系化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其间,应常民文化研究所所长佐野贤治教授之邀,为该所全体硕士、博士生作了题为《中国龙文化漫谈》的学术讲演。
●2007年11月,应邀赴韩国首尔檀国大学亚美研究中心出席“世界的神话传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长达半小时的大会发言,宣读的论文随后被译成韩文在《亚美研究》发表。
●2009年10月13-26日,应邀赴美国博伊西市参加美国民俗学会年会,宣读论文《龙母祭祀仪式与孝道伦理》。其间,应邀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中心作学术访问。
●2010年10月12-22日,应邀赴美国纳什维尔市参加美国民俗学会年会,宣读论文《汉字书法与抑郁症防治》,并现场挥毫作字十余幅,赠送美国友人。 其间,到纽约艺术中心交流访问,在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美国最大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观赏了元代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夔夔等的书法真迹,内心 颇为震动。

获奖情况

●《悦城龙母信仰研究》系列论文获“2001-2003年度广西第八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级奖)。
●《公务文书写作》(参编)获“1995-1997年广西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佳作奖(省级奖)。
● 1996年行书作品获“广西高校教职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书法展览”二等奖。
● 2010年小楷作品获“中山大学第一届书画作品大赛”书法类二等奖。


手机版 | 归档 | 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48290号 )

主办:学术研究杂志社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会科学中心B座7楼学术研究杂志社 

邮编:510635

© 学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