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93.9—1997.7 就读于中山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
        1997.9—2002.12 
就读于中山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博士学位
        2002.7-2006年3月,中山大学历史系讲师
        2003.5— 
受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   
        
2006.3—2010.5,获聘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2008年,遴选为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
        
2010年,破格晋升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2011年6月,担任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社会经济史
        西南民族史
        历史人类学
        
岭南历史文化
教授课程 
        本科课程:史学概论(国家级精品课程)、明清历史文献研读
        
硕士课程: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理论与方法、明清社会经济史、明清边政与族群
        
博士课程:历史人类学、中国社会经济史文献研读、明清史研究的学术史
出版专著(黑色字体者为代表性专著)
        1. 
、
《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 
        
2. 
主编
《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一套全面发掘、整理广东人文名山西樵山及周边地区历史文献、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丛书,书籍总量达300种左右,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11月推出首批丛书共11种。 
        
3. 主编《“中华文明视野下的西樵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发表论文(黑色字体者为代表性论文)
        1. 
《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演变——以贵州西北部地区为例》,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2分,2005年6月。
        
2. 
《彝汉文献所见之彝族认同问题:兼与斯蒂文•郝瑞(Stevan 
Harrell)对话》,北京,《民族研究》,2007年10月。
        3. 
《夷族意识、夷务实践与彝族文化》,《岭光电文集》(温春来主编,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出版,2010年)之导言。
        4. 
《“族别界限”与“族类互变”:黔西北彝族之族类界限观念考察》,香港,《历史人类学学刊》,第2卷1期。
        5. 
《清代贵州大定府铅的产量与运销》,北京,《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
        6. 
《行政成本、汉夷风俗与改土归流——明代贵州贵阳府与新贵县设置始末》,广州,《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7. 
《王朝开拓、移民运动与民族地区农业传统的演变——明清时期黔西北的农业》,南京,《中国农史》,2004年第4期。
        8. 
《中央王朝的开拓与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承袭制度的演变》,贵阳,《贵州民族研究》, 2004年第3期。
        9. 
《明初水西君长国与中央的关系——奢香故事之考辨与解读》,广州,《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10月。
        10. 
《从英国公共档案馆中文档案看张之洞与华工出洋问题》,北京,《历史档案》,2009年第2期。
        11. 
《历史人类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北京,《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2辑,2009年6月。
        12. 
《黔西北彝文献中所见之彝族谱系》,香港,《华南资料研究中心通讯》, 2004年7月。
        13. 
《黔西北田野笔记之一》,香港,《华南资料研究中心通讯》, 2001年4月。
        14. 
《清代广东盐场的灶户和灶丁》,四川,《盐业史研究》,1997年第3期。
        15. 
《明代土司地区的赋役征派——以贵州宣慰司为例》,《10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变迁》(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16. 
《咸同年间广东高明县的土客械斗》,《两岸三地“研究生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编辑出版,2000年。
        
17. 《明代土官“文职”、“武职”考辨》,广州,《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1年第4期。
        18. 
《评〈人类学的评论〉》,香港,《历史人类学学刊》3卷2期,2005年10月。
        19. 
《评〈东渡西进——清代闽粤移民台湾与四川的比较〉》,香港,《历史人类学学刊》,2006年10月。
        20. 
《“意存畛域”:淮粤之争中的区域观念》(第二作者),广州,《学术研究》2005年第2期。
        21. 
《新安程氏统宗谱重构祖先谱系现象考》(第二作者),开封,《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22. 
《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第二作者),北京,《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3期。
其它成果
        1. 
搜集、整理、出版民国时期彝族精英分子所书写汉文文献,目前已出版《岭光电文集》(上、中、下三册),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出版,2010年
        
2. 受高等教育出版社委托,建设完成“史学概论”课程电子资源库,供全国高校“史学概论”课程教学使用。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 2003.8—2005.12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开发与清初至民国黔西北彝族社会”。批准号:03CZS007
        2. 2007年9月—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铜铅矿业与西南民族地区的开发”,批准号:07BZS042
        3. 2006.9— RGC 
Competitive Earmarked Research Grant: “Writing indigenism: Non-Han intellectual’ 
Chinese writings on Miao-Yi identities and frontier politics in 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与香港科技大学学者合作)
        4. 2012-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明清帝国的建构与西南土著社会演变”。编号11240-3191011
        5. 2008.9— 
受高等教育出版社委托,主持“史学概论课程教学电子资源库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的“史学概论”教材配套项目。
        
6. 2010.1—2012.12,主持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计划项目“晚清民国时期西康省宁属地区的民族国家建构与族群想像”。
        7. 
2004.1—2005.12 主持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基金会项目“中央王朝在非汉族地区建立统治秩序的一种模式:一个少数民族家族的宗族化与绅士 
化”。课题编号:04A8
        8. 2003.5—2004.12 
主持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代黔西北的矿业与区域开发”。课题编号:03XC770001
        9. 
2006年9月—2007年7月,主持广州市社科联委托项目“广州大典•经济类专题”
        10. 2011年- 
,主持“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编修项目
参与项目:
        1. 
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盐政中的市场原则与行政运作机制”。
        2. 
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湘、黔民族地区汉文民间文献的收集与研究”。
        3. 
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教育部“十五”教材规划项目“《史学概论》教材编写”。
获奖情况
        1. 2005年4月 博士学位论文《彝威与汉威——明清黔西北的土司制度与则溪制度》获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2. 2007年2月 论文《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演变——以贵州西北部地区为例》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 
2009,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4. 2011年,获中山大学合生珠江优秀青年教师奖
        5. 
2011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6. 
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chunlaiw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