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情况
刘勇,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1998.09-2002.07,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002.09-2005.07,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5.08-2008.07,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8.08-2010.10,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师资博士后
2010.11迄今,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研究领域
我的专研领域为明代史和中国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兴趣以儒家思想史、学术史为主,注重思想与制度、思想与社会的交互影响。此外,我对中国近世政治史、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出版文化史等领域皆深感兴趣。
教授课程
本科课程:中国历史文选、明清思想文化史、中国历史文献目录介绍、中国古代史(下宋-清)
硕士课程:中国古代文献目录学、《明儒学案》研读、明清史专题文献解读、中国古代史学与学术史研究概论
代表论文
学位论文:
1.
刘勇,《邓元锡与〈皇明书〉:十六世纪晚期的明代学术思想史编撰》,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通过答辩。
2.
刘勇,《晚明士人的讲学活动与学派建构:以李材(1529-1607)为中心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7已刊论文:
1.
刘勇,《王阳明“五经皆史”说的当时意涵及其在中晚明时期的认知》,(吉隆坡)《汉学研究学刊》第三卷,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出版,2012年10月,页174-213。
2.
刘勇,《晚明的荐贤、征聘与士人的出处考虑——以邓元锡(1529-1593)为中心》,(上海)《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3期(总第107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页61-89。
3.
刘勇,《〈李襄敏公遗思录〉所载阳明后学佚文辑录──兼论阳明后学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台北)《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21卷第3期,2011年9月,页179-211。
4.
刘勇,《明儒李遂的讲学活动及其与阳明学之关系》,(北京)《明史硏究论丛》第九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硏究所明史研究室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6月,页197-213。
5. 刘勇,《〈江上望黄鹤楼〉诗作者考实》,(北京)《文献》季刊2010年第3期,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2010年7月,页184-186。
6.
刘勇,《中晚明理学学说的互动与地域性理学传统的系谱化进程——以“闽学”为中心》,(台北)《新史学》21卷2期,2010年6月,页1-60。
7. 刘勇,《从李材案看晚明清议的形成及其与讲学之关系》,(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32期,2009年10月,页41-70。
8.
刘勇,《中晚明时期的讲学宗旨、〈大学〉文本与理学学说建构》,(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第3分,2009年9月,页403-450。
9.
刘勇,《黄宗羲对泰州学派历史形象的重构——以〈明儒学案•颜钧传〉的文本检讨为例》,(台北)《汉学研究》第26卷第1期,2008年3月,页165-196。
10. 刘勇,《李材与万历四年(1576)大征罗旁之役》,(台北)《台大历史学报》第40期,2007年12月,页57-91。
11.
刘勇,《从胡居仁与〈易像钞〉看〈四库提要〉之纂修》,(北京)《燕京学报》新2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页107-137。
已刊书评:
1. 刘勇,评解扬著《治政与事君:吕坤〈实政录〉及其经世思想研究》,(台北)《新史学》(已通过审查,刊行中)。
2.
刘勇,评张艺曦著《社群、家族与王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台北)《汉学研究》第27卷第3期,2009年9月,页347-354。
3. 刘勇,评Kai-wing Chow(周启荣),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广州)《历史人类学学刊》第4卷第1期, 2006年4月,页113-118。
4.
刘勇,《黄进兴著〈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述评》,(广州)《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4期(总第105期),2005年12月,页31-40。
5.
刘勇,评吕妙芬著《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广州)《历史人类学学刊》第2卷第2期,2004年10月,页179-182。
科研项目
1.
《十六世纪明代思想史研究:以学派建构与讲学活动为中心》(独立承担),第四十五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2009.7-2012.10。
2.
《中晚明理学学说建构与社会竞争——以〈大学〉诠释和讲学活动为中心》(独立承担),201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中山大学文科青年教师培育项目,2010.8-2013.7。
3.
《中晚明时期儒家经典诠释、理学学说建构及其社会化》(独立承担),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育苗工程项目),2011.7-2013.6。
获奖情况
1.
2011年7月,论文《中晚明时期的讲学宗旨、〈大学〉文本与理学学说建构》,获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 2010年2月,中山大学二〇〇九年度优秀博士后。
3.
2009年6月,论文《黄宗羲对泰州学派历史形象的重构——以〈明儒学案•颜钧传〉的文本检讨为例》,获2008年度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最佳研究成绩奖(Postgraduate
Research Output Award 2008)。
4.
2007年6月,论文《从胡居仁与〈易像钞〉看〈四库提要〉之纂修》,获第一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学术成果奖(港澳台地区)学生组季军。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hsliuyo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