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谦立 Thierry Meynard
梅谦立Thierry Meynard,法国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副馆长。主要研究中西思想交流、西方古典哲学、当代新儒家。2003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学位,论文《梁漱溟的宗教观》。2001到2003年,北京语言文化中心研究主任。2004到2006年,纽约市富达姆大学讲师。2006年,澳门利氏学社会员。2012-2014年,他担任了北京中国学中心(The Beijing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任,至今继续负责本中心的研究。
研究方向:西学东渐研究、中西思想交流、西方古典哲学、当代新儒家
邮箱:
meiqianl@mail.sysu.edu.cn
承担课程专业本科生:《罗马哲学》、《古典修辞学》
本科公选课:《拉丁文入门》
宗教学研究生必修课:《西方宗教经典》
研究生选修课:《西学东渐研究》、《拉丁文入门》、《社会契约论研究》
发表论著个人著作:1.《巴黎、北京、台北》(台北,2002)2. Teilhard and the Future of Humanity (New York, 2006)3. Following the Footsteps of the Jesuits in Beijing (St Louis, 2006)4. 《北京教堂及历史导览-北京耶稣会足迹导游册》(北京,2007)5. The Religious Philosophy of Liang Shuming (New York, 2010)6.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The First Transl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Rome, 2010)7. The Jesuit Chreia in Late Ming (Peter Lang, 2014)8. The Jesuit Reading of Confucius: the first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the Lunyu published in the West (Brill, 2015)译著:莱布尼茨的《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郑州,2005)论文:关于《中国哲学家孔夫子》(1687年)研究的文章:1.《最初西文翻译的儒家经典》(PDF文章下载),《中山大学学报》,广州,2008年,第二期,第48卷,131-142页2. 《在全球化时代阅读经典》,《神州交流》,澳门,第五卷,第一期,2008 年1月,39-49页3. “La première traduction des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en Europe : entre le li néoconfucéen et la ratio classique,” in Etudes Chinoises XXX (2011) : 173-1924. 《论语在西方的第一版本(1687年)》(PDF文章下载)李志刚、冯达文主编《近代人物与近代思潮》,《世明文从》第7期,2012年,第100-128页。5. 梅谦立、齐飞智《<中国哲学家孔夫子>的上帝论》,《国际汉学》22辑,2012年1月,25-37页6.《东方的“哲学之父”——论最早的西文孔子传记的撰写过程》,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10月份,111-121页7. 《从西方灵修学的角度去阅读儒家经典:耶稣会所译的<中庸>(1687年版本)》,游斌主编《诠释学与中西互释——比较经学期刊》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9月,第二期,61-89页关于利玛窦的文章:1. “Recent debates about Ricci’s legacy最近有关利玛窦遗产的争论”《神州交流》Cross Currents,澳门,7. 4,2010 年10月,October 2010, pp. 90-1062. 《关于利玛窦遗产的最近争论》,林有能主编《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第二届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出版社,2012年),228-239页3. “Ricci et les intellectuels Chinois aujourd’hui”, in M. Miazek-Meczynska, a.o. (eds.), Following Matteo Ricci (Sino-Latinica Posnaniensia), Poznan, 2012, pp. 79-1064. “Some issues in the natural theology of Ricci and De Nobili”, in Satya Nilayam, Chennai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Philosophy (February 2012): 47-585. 《利玛窦佛教观的日本来源及其中国儒家上的应用》(PDF文章下载),《孔子研究》总第135期,2013年1月:117-123页6. “Ricci et les intellectuels chinois aujourd’hui”, in La Chine des Ming et de Matteo Ricci (1552-1610): Le premier dialogue des savoirs avec l’Europe, ed. Isabelle Landry-Deron, Éditions du Cerf (2013), pp. 107-1317. The overlooked connection between Ricci’s Tianzhu shiyi and Valignano’s Catechismus Japonensis, in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40.2 (2013): 303-322关于高一志著作的文章:1. 《古籍中的神迹:晚明沙勿略传初版中文本》,赵建敏主编《天主教研究论辑》(第3辑2006),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晚明的西方修辞学和话语团体的形成;以〈达道纪言〉(1636年)为个案》(PDF文章下载),《经典与解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222-237页3.《西方政治观的东渐——<达道纪言>中所表达的政治观》,《中山大学学报》,广州,2009年,第6期,137-147页4.《晚明的西方修辞学和话语团体的形成:以<达道纪言>(1636年)为例》,张西平编《莱布尼茨思想中的中国元素》(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5. 《明清之际的友谊政策》,《西学东渐研究》,第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95-122页6. 《晚明中西倫理學的相遇;從<尼各馬可倫理學>到晚明<脩身西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9,2011年,99-141页7. “Aristotelian ethics in the land of Confucius: a study of Vagnone’s Western Learning on Personal Cultivation,” in Antiquorum Philosophia 7 (2013): 145-1698.《<达道纪言>中的伦理学:以婚姻伦理为例》,冯达文主编《世明文丛》第八期,2013年,219-234页9. 《西方政治观的东渐——<达道纪言>中所表达的政治观》(PDF文章下载),《西学东渐》第四辑,2013年,124-146页10.《晚明中国的文艺复兴教育,关于耶稣会士高一志<童幼教育>的初步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七(总171 期)关于梁漱溟的文章:1. 《以身随心,梁漱溟对基督宗教的考察》,台北辅仁大学:《哲学与文化》,325期,2001年6月,565-574页2. 《隔与通,梁漱溟对于生命的思考》,台北:《利氏学社年刊》,2002年1月3. “Is Liang Shuming Ultimately a Confucian or Buddhist?,” in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Summer 2007, Vol. VI.2, pp. 131-1474. “Intellettuali Cinesei Contemporanei nel dibattito sugli spiritti: il caso di Liang Shuming (1893-1988),” in Michel Masson ed., Grandi Religione e culture nell’estremo oriente, Cina, Jaca Milano: Book – Massimo, 2008, pp. 189-202 5. “Intellectuels chinois contemporains en débat avec les esprits”, in Le Sacré en Chine, Édité par Michel Masson, Bruxelles : Brépols, 2008, pp. 177-1906.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in Liang Shuming’s Thought and Its Receptio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Armonk, NY: M.E. Sharpe, vol. 40, no. 3, Spring 2009, pp. 3-157.《简论梁漱溟对唯识宗的理解和改造》,光泉主编《吴越佛教》,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90-199页8. 《佛教和中国‘哲学’:以梁漱溟、熊十力和汤用彤为例》,《哲学与宗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辑,2009年6月份,61-82页9. “Introducing Buddhism as Philosophy: The cases of Liang Shuming, Xiong Shili and Tang Yongtong,” in Learning to Emulate the Wise: The Genesis of Chinese Philosophy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ed. John Makeham,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2, pp. 187-21610. “Liang Shuming and his Confucianized version of Yogācāra,” in John Makeham ed., Transforming Consciousness: The Intellectual Reception of Yogācāra Thought in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pril 2014, Chapter 7, pp. 201-241
承担项目2012-2104年,中山大学重大项目《明至清初亚里士多德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2014-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柏应理《中国哲学家孔子》(1687年)的翻译及研究》
学术交流
2010年在法兰西学院专题演讲:论语在欧洲的首译本2014年在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耶稣会士与儒家经典